鄰近台灣的日本,由於地理位置的關係,長年受到颱風與地震等自然災害影響。以今年夏季的強颱法茜為例,登陸千葉縣後,造成日本最大漂浮式水面電站起火,影響該地區的供電問題,即使颱風過後一週,仍然有約7萬多戶家庭斷電。
為了增加備用電力及供電穩定性,日本政府及企業早已投入研究,其中以相對安全的可再生能源—太陽能發電,於日本實行多年,具有一定規模並發展成熟;近期更加快推廣「太陽能電力加上儲能」的腳步,即太陽能供電搭配儲能電池的應用,以雙管齊下的政策,能源產業鏈中各個角色定位將更加鮮明,未來以電池主導的化學儲能,將在整個儲能系統中扮演極關鍵的角色,期望解決因供電不均而造成的缺電問題。
和台灣國營事業的電力公司不同,日本有多家民營電廠進行工業與民生供電服務,而且每個家庭用戶都可自行安裝、配置太陽能板和電池,甚至可以銷售電池儲存的電能,再加上政府釋出安裝電池儲能可得到66%補助的利多,儲能自由市場的競爭態勢逐漸成熟,不僅吸引日本國內廠商,另有許多世界知名的電池廠商願意投入。同時,作為2020年夏季奧運主辦國,在積極推動觀光產業與振興國內民生經濟等多重因素下,讓全國上下提高對儲能的重視,家庭用戶也具備自給自足用電,甚至靠電獲利的觀念,因此對電池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預估2023年3月啟用後,將達到240MW的輸出與720MWh的額定容量,將會是世界上最大的能量儲存系統。
日本政府與企業深知電池成本降低能夠增加儲能普及率,從明確政策制定、釋出補助利多,到電力公司、電池大廠的全力開發,儼然成為全民運動。以目前正在進行的北海道儲能系統為例,為了充分利用當地寒冷多風的氣候,除了蓋設許多風力發電廠外,也建立高容量的儲能系統以達到穩定供電的目標。北海道北部風力送電株式會社積極地尋求合作,希望製造出滿足超過500MW的大型風機,三菱電機則是負責該項目的監測,以及控制電池與電力調節器的任務,預估2023年3月啟用後,將達到240MW的輸出與720MWh的額定容量,將會是世界上最大的能量儲存系統。
當日本正努力讓綠色能源產業鏈蛻變成熟,並越來越重視儲能的角色與價值創造。有著同樣地理條件限制的台灣要如何因應這股綠色浪潮?以及該如何借鑒先進國家的實踐經驗?讓台灣得以在永續綠能的議題上,走出獨具優勢的新道路,值得我們共同關注。
Edited by APh ePower
Comentá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