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森林碳匯如何轉森林碳權?了解碳匯、碳權差異及計算方法國發會制定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除了能源、產業、社會、以及社會的轉型,自然碳匯被列為12項關鍵策略之一,森林碳匯、森林保育議題也隨之受到關注。企業除了透過使用再生能源等方式減少碳排外,其他無法削減的碳排可透過碳匯達到碳中和,那麼碳匯是什麼呢? |碳匯(Carbon...
5月30日碳邊境調整機制預計2026年上路,將造成台灣企業哪些影響?|歐洲綠色新政下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 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是什麼?2019年,歐盟執行委員會頒發《歐洲綠色新政》(European Green Deal),目標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需較1990年減少55%,且於2050年達成碳中和。為落實減碳目標,歐盟執行委員...
2月25日全球企業碳揭露盛行,CDP問卷填寫了沒?隨著國際淨零趨勢發展,全球投資機構及採購機構日益關注CDP環境資訊揭露,影響著130兆美元投資與6.4兆美元採購。根據CDP年度報告,2022年全球參與CDP專案完成環境揭露問卷之企業已超過1.87萬家,佔全球一半市值(約260兆新台幣),參與家數較去年微幅成長,台灣企業也...
1月19日企業內部碳定價浪潮掀起,低碳轉型刻不容緩2022年11月20日COP27落幕,各國氣候問題仍未見明顯改善,減碳行動迫在眉睫。綜觀國際,目前以徵收碳稅費和碳排放交易作為主要應對政策,搭配即將上路的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企業除了發展節能設備等措施,亦陸續施行內部碳定價機制(Internal Carbon...
2022年11月4日開徵碳稅、碳費倒數計時,企業再不減碳就出局為達成2050年淨零目標,國際陸續展開減碳行動及相關政策,歐盟預計2026年正式啟動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徵收碳關稅,出口商品將首當其衝,同時企業營運成本也將受影響,碳定價機制扮演推動減碳的重要角色。 綜觀國際,碳定價機制除了碳排放交易系統(Emission...
2022年7月11日碳中和是什麼?3個重點了解,企業碳中和、淨零排放各自意涵隨著氣候變遷加劇,各國相關法規日益嚴苛,企業營運成本、產品價值或品牌聲譽等皆面臨潛在風險,必須加緊腳步展開低碳轉型與創新。根據Net Zero Tracker (2023/6/12)統計,已超過140個國家宣示2050年將達成淨零碳排,台灣於2022年宣布「臺灣2050淨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