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碳足跡是什麼?減碳已成國際趨勢,3分鐘帶你認識「碳」議題!



近年極端氣候威脅加劇,淨零行動勢在必行,各國相繼承諾淨零排放目標,並積極制定減碳相關政策。台灣於2023年8月7日成立「台灣碳權交易所」,歐盟預計同年10月試行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政策趨勢已不可擋,企業為落實減碳行動開始進行碳盤查之前(Carbon Footprint Verification,簡稱CFV),必須先了解產品碳足跡是什麼?



碳足跡標章

|碳足跡是什麼呢?

根據環保署推動產品碳足跡管理要點之定義,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為一個產品或活動的生命週期中,從原料採集、製造、配送、使用及廢棄/回收等各階段,直接及間接排放的溫室氣體總量,經計算後主要為二氧化碳當量總和(CO2e)。

圖/減碳標籤,CO2中的箭頭向下代表達到減碳。


圖取自產品碳足跡資訊網


國內自2014年起推動碳足跡減量標籤,若欲申請標籤的產品,需於五年內達3%以上的碳足跡減量,並經第三方驗證單位審查通過後方能取得使用權,而碳足跡標籤上的CO2符號箭頭向下,表示該產品已實現減碳承諾,另外年份則代表產品取得標籤的時間。碳足跡標籤不僅使企業揭露產品碳排,同時提供消費者可選購對環境衝擊較低的產品,朝向綠色消費的低碳生活,為減緩全球暖化做出貢獻。


|企業該如何計算碳足跡?

例舉某食品公司生產布丁的案例,讓大家更簡易了解碳足跡的計算!

製作布丁過程可分為五階段,原料階段、製造階段、運輸階段、使用階段以及最後回收階段,而碳足跡計算方式就是將各階段的每一項目 ,乘以排放系數後得到的數字即是CO2e,再將每一階段的總和加總一起,就是布丁的碳足跡。

碳足跡

圖:來自Canva,亞福儲能自行排版


對於消費者而言,明確的碳足跡標籤不僅可帶來低碳生活,也可為世界地球盡一份心力;企業端而言不僅可以進行碳盤查,也可進一步規劃減碳方案;對企業端而言進行碳足跡計算、碳盤查,不僅可檢視企業整體碳排量,還能夠針對碳量進行進一步的減碳方案行動,而企業如何將整體產品生命週期透過減碳機制達成減少碳足跡實為為一大挑戰,否則未來碳成本將反映至消費價格上,應及早布局減碳策略以利提升綠色競爭力。


延伸閱讀:

碳邊境調整機制預計2026年正式上路,將帶來哪些影響?


 

Edited by APh ePower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