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碳邊境調整機制預計2026年上路,將造成台灣企業哪些影響?


碳邊境調整機制預計2026年正式上路

|歐洲綠色新政下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


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是什麼?2019年,歐盟執行委員會頒發《歐洲綠色新政》(European Green Deal),目標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需較1990年減少55%,且於2050年達成碳中和。為落實減碳目標,歐盟執行委員會於2021年COP26大會,提出Fit for 55套案計畫(Fit for 55 package),涵蓋氣候、碳交易、能源、建築等議題,其中又以「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mism,簡稱CBAM)備受關注。


|碳邊境調整機制的核心目標與功能


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主要目的為幫助全球減少碳排放,推動各國落實減碳相關措施,同時預防歐洲本土產業從碳排政策較嚴格的國家,外移至減碳規範相對寬鬆的國家,導致當地溫室氣體排放量上升,造成碳洩漏(Carbon Leakage)。除此之外,由於歐盟境內企業受到的減碳規範相對嚴格,其在ESG行動上也更加積極,包含投入額外成本開發減碳技術、採購碳權等,因而影響其整體成本,並反映至產品定價,透過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 將可應對各國與歐盟間減碳政策力度不同,所衍生的價格差異,要求進口產品也需負擔減碳成本,以確保歐盟廠商競爭力。


|碳邊境調整機制憑證申請程序及時程


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規範進口到歐盟的碳密集型產品,須依據其碳排放量採購相對應的CBAM憑證(CBAM Certificate),產品方能進入歐盟。依據2023年5月16日公告版本,CBAM規範碳計算範疇主要為具高碳排、高碳洩漏風險的產業,涵蓋鋼鐵、水泥、鋁、肥料、電力、氫氣,且擴至鋁中下游產品,如鋁製容器或鋁製管配件,以及鋼鐵中下游產品,如螺釘和螺栓等相關產品整體生產過程。自2023年10月1日起,將進入過渡期,進口商需計算產品碳足跡,並提交相關資料,尚不需繳納費用,提供企業緩衝時間。預計2026年後正式課徵CBAM憑證費用,進口商於每年5月31日前需申報上一年度進口產品總數的碳排量,並根據總碳排量繳納CBAM憑證費用。


|全球企業響應永續發展浪潮


在各國政策的洗禮之下,國際碳價也節節攀升,企業須及早展開低碳轉型布局,以跟上永續發展的浪潮。目前歐盟總量管制與交易中,政府會依據排放總量及減碳目標,每年核發免費配額(Emission Allowance),允許企業有一定的碳排放量。2020年起,歐盟成員國僅能分配30%免費配額予企業,並自2026年至2034年逐步取消免費配額。2023年至2025年間,進口商品的免費配額為100%,無須負擔碳成本,2026年將逐步降低免費配額比例,直至2034年調整為零免費配額。假使產品在生產地已支付過碳相關費用,例如碳稅、碳費等,則可以抵銷CBAM憑證費用。進口商最終須繳交之憑證費用,可扣除享有之免費排放額度,以及於出口國繳納費用。一張CBAM憑證為一公噸CO2e,其價格將根據EU ETS配額的每週平均拍賣價格計算。


隨著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即將試行,多國群起仿效,相繼推出碳關稅或碳費等政策,如美國的《清潔競爭法案》(Clean Competition Act,簡稱CCA)預計於2024年上路,台灣則將於2024年開徵碳費,在各國政策的洗禮之下,國際碳價也節節攀升,企業須及早展開低碳轉型布局,以跟上永續發展的浪潮。亞福儲能具備綠電碳權資源,將有效協助企業夥伴提升競爭力,一同朝永續未來邁進。


bottom of page